微生物农药对鱼类毒性试验结束时要求计算致死毒性或者致病毒性,两者如何选择?
答:按照试验准则,当最大剂量试验表明死亡(病变)率大于50%时,应进行剂量效应试验和致病性试验,在剂量效应试验中计算LC50,致病性试验旨在证实微生物对鱼的致病能力。
鱼类试验准则中限度试验要求“未见死亡”如何解读?
答:处理组中受试鱼死亡数≤10%,或处理组中受试鱼数量少于10尾而死亡数≤1尾时,可满足限度试验要求。
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推荐使用的藻种有哪些?选用斜纹栅藻是否可行?
答:建议采用试验准则中推荐的物种,例如普通小球藻、斜生栅列藻或羊角月牙藻等,但原则上也可使用其他敏感性合适的绿藻品种。
藻类生长抑制试验中与藻细胞数量增长相关的质量控制要求是什么?
答:试验开始后72小时内,对照组藻细胞浓度应至少增加16倍。
溞类急性活动抑制试验推荐使用哪种溞?
答:主要推荐使用大型溞(Daphnia magna)。
溞类急性活动抑制试验中对参比物试验的质量控制要求是什么?
答:参比物重铬酸钾对大型溞24小时的EC50应处于0.6~2.1毫克/升范围。
水生试验中,以溶解度上限作为试验浓度时,死亡率<50%,判定LC50>溶解度上限是否可接受?
答:预实验阶段应安排进行溶解度试验,以确定在试验条件下供试物达到饱和浓度(最大溶解度)的最佳配制方法,包括直接溶解法、水溶性溶剂助溶法等。使用助溶剂对提高水中溶解浓度作用不大时,优先使用直接溶解法。最大溶解度浓度下死亡率(或抑制率)<50%,可以按限度试验进行。以溶解度上限作为限度试验浓度时,死亡率<50%,可判定LC50>溶解度上限。
微囊悬浮剂是否可以直接进行试验?缓释的组分如何测定?
答:微囊悬浮剂可以直接进行试验。(囊内)缓释的组分需分别测定游离态和全部态浓度。
化学农药制剂登记是否要求用代谢产物开展鱼、潘、藻等试验?
答:化学农药制剂的环境影响资料要求中未要求提交代谢物对上述非靶标生物的毒性试验资料。
鸟类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规定,限度试验未出现死亡,判定供试物为低毒,而风险评估限度试验的外推系数允许供试动物出现死亡,两者如何理解?
答:鸟类急性经口毒性限度试验中,允许处理组出现不超过10%的死亡率,而非零死亡。
(以上内容来源《农药登记知识问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