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杭州瑞欧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毒理学会于上海成功举办了以「毒理学新技术方法与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为题的专家研讨会。
120余名官方代表、行业专家、企业代表、高校代表齐聚现场,携手推动不同行业关于风险评估、新技术方法的学习与交流。
本次会议不仅根据化学品、农药、化妆品、医药、医疗器械不同行业进行风险评估时,所面临的痛点和难点,给出了对应解决方案;还建设性地分享了多种新评估方法供大家交流学习。
为了让未能到场的朋友也能了解、学习会上精彩议题,我们将分为“行业”、“新技术方法”两篇文章为大家进行分享。
新化学物质危害筛查与环境风险评估
环境风险评估技术为新化学物质的行政许可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强调源头准入、风险防范和分类管理是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的原则和重点。
对于新物质简易登记和常规登记来说,危害筛查的数据要求是根据物质持久性(P)、生物累积性(B)和毒性(T),基于分层筛选判别的逻辑而设置的。
本次研讨会邀请到来自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刘洪英主任,针对新化学物质危害筛查与环境风险评估进行分享。
会上,刘洪英主任不仅系统地介绍了 P、B、T 判定、筛选标准和逻辑,还提到了 EDCs 的判别标准是国内新物质在技术方法下一步重点攻克的方向。
化工企业重要提醒:
在风险评估方面,刘主任提醒化工企业:目前发布的关于风险评估的几个导则,仅在大方向或方法论上提供了指导,企业还需要结合物质本身的特性、生产或加工使用具体的工艺、特定的暴露场景进行合理化地评估。
从事新物质登记的业内人士应该都清楚,目前环境风险评估是登记过程中的一个难点。而其中最具挑战的是暴露评估环节,需要在细节层面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合理性。
农药环境代谢物的风险评估策略
农药在施用过程中释放、进入环境后会发生迁移与转化,形成大量结构多样且毒性未知的代谢物,这些环境代谢物同时也会进入地下水等饮用水源。
因此,如何对这些潜在污染物进行充分的健康风险评估,一直以来都是农药登记过程中的技术难点。
瑞欧科技技术专家黄超博士基于欧盟农药相关指导原则,简要介绍了如何对环境代谢物进行检测与识别,以及如何运用模型进行环境暴露评估。
重点探讨了整合 (Q)SAR、read-across、TTC、体外和体内试验等策略,对环境代谢物进行综合危害评估,并对环境代谢物的风险表征与风险管理进行了总结。
企业重要提醒:
黄超博士指出:随着欧盟农药地下水评估指南的更新,包括精异丙甲草胺在内等多个农药因为代谢物问题被欧盟禁限用。
而欧盟在本年度修订后的 CLP 法规中已正式引入了 PMT 和 vPvM 这两个新的危害类别,而它们同样是与环境代谢物的健康风险密切关联的。
所以涉及工业化学品和 PPCPs 物质(如医药、化妆品)的企业也需要密切关注相关监管政策的变化。
相关文章阅读:
化妆品安全评估的实操研讨
化妆品安全评估是保障消费者在化妆品使用安全方面,最重要的上市前资料和注册备案资料之一。
自 2021 年《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简化版)发布和实施以来,企业也非常关注在实际的评审过程中,化妆品安全评估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实操要求。
此次研讨会,瑞欧科技法规技术专家付颖颖女士,结合近年来的化妆品安全评估相关经验,从化妆品安全评估的法规背景、简化版安全评估的证据类型、结合瑞欧和行业交流获得的评审意见,和大家分享了安全评估的实操经验和案例。
力求帮助企业了解安全评估的实操要求和细节,同时也对未来完整版《导则》中安全评估可能遇到的挑战和企业进行了交流。
化妆品企业重要提醒:
付颖颖女士提醒企业,完整版安全评估的截止期将至,企业需要提前排查未来新品的已有毒理学数据,是否能够支撑完整版安全评估的要求;避免因为数据不足,导致产品无法上市或上市周期延迟。
相关文章阅读:
一文总结!SCCS第12版《化妆品成分测试和安全评估指南》更新要点
化学药物中特殊毒性杂质研究和控制
近年来,监管部门愈发关注和重视化学药物中,具有致突变性和/或致癌性等特殊毒性杂质的研究和控制。
由于致突变杂质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式,与化学药物中一般杂质有较大差别,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透过可控的成本,投入完成相对完整的致突变杂质,对于化学药物研发机构具有较大的挑战和难度。
目前监管机构和行业人员主要参考 ICH M7 指导原则,进行研究和控制特殊毒性杂质。
本次研讨会,瑞欧佰药技术专家郭家强先生结合多年的化学药物研发经验,从相关监管要求的整合梳理为出发点,剖析了相关法规和技术导则要求的科学依据。
医药企业重要提醒:
郭家强先生提醒医药企业:潜在致癌性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是监管机构日益关注的重点,相关领域的法规和导则的深入研究和交叉参考,对监管要求和审评要求的准确理解是产品获批的重要条件。
对法规导则进一步理解、对审评尺度的精准把握、对研究深度及风险控制的权衡和取舍是提高产品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的重要前提。
相关文章阅读:
医疗器械的毒理评估和生物安全评价
我国的医疗器械,尤其是高价值医疗器械需要实现自主创新,其中就包括新型材料的研制和应用,随之而来毒理评估在医疗器械安全评价方面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了。
张乐帅教授于会上介绍了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基于价值的分类、医疗器械/医用耗材材料与 E&L 物质来源、材料 E&L 的控限法规&底层逻辑。
并主要针对 2021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 ISO/DIS 10993-17最新修订草案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 Part 17: Toxi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medical device constituents 进行了提纲挈领的解读。
张教授系统分析了新版指南变化、对医疗器械中可浸提物/可沥滤物的毒理学评价和限值推导、医疗器械组分整体性的暴露评估以及基于 MoS 的风险表征。
同时,他也在医疗器械评估中涉及的毒理学数据检索与评价、局部毒性评估、TTC 应用等难点方面做了深入探讨。
医疗器械企业重要提醒:
张教授提醒医疗器械企业:由于毒理学家的法规认知、知识水平、评估经验有所不同,企业需正视专家决策(Expert Judgement)在风评估中的重要性。
可重点关注毒理学家以下 6 大能力:有毒理学认证/注册资质、法规经验、数据库查询能力、文献数据解读能力、逻辑推演能力及中英文书写能力。
▼▼
关注“瑞欧科技”
获取更多毒理学新技术方法
与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