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办法》,办法所称的新化学物质,即未列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的化学物质。
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主要分为常规登记、简易登记和备案。
其中,新化学物质登记/备案表中设有“新化学物质类名“这一栏目,允许申请单位在理由充分的前提下对申请的新化学物质给出一个类名。
什么是新化学物质申请类名?
新化学物质类名指的是登记时替代新化学物质化学名称出现在公开资料中、反映新化学物质的基本化学类别,并且可保护化学名称所提示的商业秘密或技术秘密的名称。
因此在进行备案或登记前,如果企业担心因新化学物质名称信息的披露会造成利益损害时,可以申请提供类名。
新化学物质类名申请的准备工作
如果企业选择对新化学物质名称保密,则需要提供物质的中文和英文类名。
针对常规登记和简易登记,保密申请需提交充分的保密必要性说明(备案豁免提交),若保密申请被官方最终审核通过,公示/公告信息中只会体现类名信息。
登记类型 | 申请材料中所需提供的化学名称信息 | 备案回执/登记证 显示信息 | 公示/公告 显示信息 |
备案 | 提供化学名+类名 | 申请物质类名 | 不显示化学物质名称 |
简易登记 | 提供化学名+类名 | 申请物质类名 | 申请物质类名 |
常规登记 | 提供化学名+类名 | 申请物质类名 | 申请物质类名 |
对化学名称保密的情况下,不同登记类型下公示公告中显示的化学名称相关信息汇总表
如何编制新化学物质类名?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 2008 年发布了《新化学物质申报类名编制导则》,指导新化学物质的登记和规范命名,为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提供服务,确保类名申报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截取《导则》对申报类名的一般性规定的描述
接下来,我们以最常见的具有确定结构的化学物质为例,介绍如何拟定类名。
根据申报类名的一般性规定,如化学物质含有多个化学基团,可以选择隐藏物质结构中的不同基团。
化学物质 | 保密选项 | 保密后 | |
5-氨基-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3-氰基吡唑 | 氯原子和氟原子 及数目 | 化学基团 的类型和数量 | 5-氨基-1-(2,6-多卤代-4-多卤代甲基苯基)-3-氰基吡唑 |
氨基 | 化学基团的类型 | 5-取代基-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3-氰基吡唑 | |
定位符 | 化学基团的位置 | 氨基-(二氯-三氟甲基苯基)-氰基吡唑 | |
甲基 | 化学基团的类型 | 5-氨基-1-(2,6-二氯-4-三氟烷基苯基)-3-氰基吡唑 | |
苯基 | 化学基团的类型 | 同一结构可有多个描述符 Ø5-氨基-1-(2,6-二氯-4-三氟甲基单环基)-3-氰基吡唑 Ø5-氨基-1-(2,6-二氯-4-三氟甲基芳基)-3-氰基吡唑 | |
氰基 | 化学基团的类型 | 5-氨基-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3-取代基吡唑 | |
吡唑 | 基本结构的类型 | 5-氨基-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3-氰基杂单环 | |
氨基、甲基和苯基基团 | 5-取代基-1-(2,6-二氯-4-三氟烷基芳基)-3-氰基吡唑 | ||
全部保密 | 取代基-(多卤代-多卤代烷基芳基)-取代基杂单环 |
注意,以上英文类名要根据中文类名翻译、编写,中英文类名要互相对应。
企业常见问题
为什么同一物质会有不同的类名?
在新化学物质备案或登记过程中,如果选择保密选项,企业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同一物质会有不同的类名?
其实,不同的申请人或技术支持单位可能有各自拟定类名的习惯,导致同一种化学物质被赋予不同的类名。但只要符合类名拟定的原则,都是可用于申报的。
瑞欧科技一直秉持着《新化学物质申报类名编制导则》为基准的原则,确保所申报的类名符合申报标准。
如果客户有提供建议的类名,瑞欧科技也会评估该类名是否符合标准,在兼顾客户要求的前提下酌情调整。
另外,对于简易登记,累积环境风险是企业目前普遍关注的一点。
根据瑞欧申报经验,相同新化学物质的简易登记,后提交的申请因为叠加后总吨位量超过 10 吨,最终不予登记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对此不少企业会向瑞欧咨询是否有官方渠道查询某物质是否已被其他企业进行过简易登记。
目前,尚无官方渠道可查询。特别是如果物质申请了信息保护,公示公告中也只会体现类名信息。
对此,瑞欧科技会根据官方公示公告的申报物质名称信息进行初步评估,但由于一个物质拟定的类名存在多种可能性,反过来一个类名背后指代的化学物质也并不是唯一的,所以该方法也并不能完全排查出来,但可以减小概率。
实用查询工具
在此提醒企业,您可以选择瑞欧科技的线上查询系统「瑞查查」,进入“中国新化学物质注册数据“搜索页面,无需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瑞查查支持输入化学名称及类名进行搜索,本系统集合生态环境部官方网站发布的已登记物质公告记录,通过查询,企业可初步判断是否有相同(类似)物质做过申报/登记,尽可能降低简易登记因累积环境风险而不予登记的概率。
相关阅读:
事关新污染物!生态环境部刚公布的这份体系表,是什么?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