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等多个部门共同印发了《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山西省全面启动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以加快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方案》指出,此次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立统一规范的碳足迹管理体系,持续完善和落实产品碳足迹核算、标识认证、分级管理和信息披露等制度。通过加强产品碳足迹管理,推动开展碳足迹核算、标识认证、应用场景开发和国际合作交流,提高重点行业、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助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和美丽山西建设。
《方案》明确了多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构建多方参与的碳足迹工作格局、鼓励重点行业和产品开展碳足迹管理以及加强产品碳足迹能力建设等。其中,将优先聚焦电力、煤炭、钢铁等重点产品,鼓励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积极参与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研制工作,并探索开展重点行业和细分领域的产品碳足迹分级评定和管理工作。同时,我省还将积极参与国家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建设,落实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并探索建立碳足迹信息披露制度。
《方案》强调,推动将产品碳足迹要求融入贸易、财政、金融和产业等政策,形成推广产品碳足迹的政策合力。此外,还将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融资主体高效、准确、及时核算产品碳足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核算融资项目碳排放,为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服务提供必要信息。
为鼓励重点行业和产品开展碳足迹管理,《方案》提出,将探索开展重点产品碳足迹试点,引导鼓励各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碳足迹数据报送、规则制定、标识认证、国际交流等工作。同时,还将丰富产品碳足迹应用场景,鼓励加大碳足迹较低产品的采购和推广应用力度,推动加快形成绿色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
碳足迹,是用来衡量个体、组织、产品或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标。碳足迹的计算涵盖了产品或服务从生产、运输、最终使用到废弃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排放。这种全面的评估方法使我们能更准确地了解和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碳足迹概念的推出,旨在提醒人们要意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通过计算和了解个人或组织的碳足迹,可以帮助人们识别和实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策略,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参考。
来源:山西晚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