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生态环境部编制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于日前发布,向国内外介绍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成效。
该报告于2024年11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首次亮相,详尽回顾了自2023年以来,中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建立全国碳市场等方面的政策和成果,以及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和立场。
中国减排成效
1. 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3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增长至17.9%,煤炭消费占比从2013年的67.4%降至55.3%。
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过半,风电、光伏平均利用率分别为97.3%和98%。
2. “三新”经济迸发潜能展现新活力
2023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到223528亿元,占GDP比重达17.73%。
“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同比增长29.9%。
3. 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36%。
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5095家、绿色工业园区37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05家。
4. 交通领域绿色低碳水平持续提升
铁路、水路货运量比2018年分别增加10.09亿吨和23.40亿吨。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04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6.1%。
5. 城乡建设领域节能降碳成效显著
全国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达到95%。
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人均用水量相较2020年分别下降3.15%、3.76%、3.72%。
6.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取得重要进展
甲烷排放控制进入新阶段,至2030年可每年减排甲烷约5700万吨CO2当量。
HFCs排放控制力度加大,2024年度核发HFCs生产配额和用于国内使用的配额分别折合14.49亿吨和6.4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7. 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
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0.32%。
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13.14亿亩。
8. 减污降碳协同推进格局初步形成
2013—2023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超过85%、60%,碳排放强度下降超34%。
这些数据不仅展示了中国在积极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取得的具体成效,更体现了中国在能源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交通和建筑节能、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努力和进展。
中国碳排放管理建设成效
1. 法规制度及标准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生效。施行《节约用水条例》《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和《排污许可管理办法》。推动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内容纳入正在编纂的生态环境法典。
截至2023年底,已累计发布18项碳排放核算、3项项目减排量核算及3项产品碳足迹量化国家标准;累计发布78项强制性能耗限额国家标准、67项强制性能效国家标准。
2. 碳市场交易活跃,碳市场数据质量管理严格
3. 管理和能力建设加强,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4.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取得新进展
5. 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稳步推进
中国期待 COP29 成为改善履约环境、提升全球落实能力的大会,坚持《公约》及《巴黎协定》,推进实施手段支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公正绿色转型,愿与各方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构建合理治理体系。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正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行动,在国内取得积极成效,在国际上发挥引领作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也将继续坚定前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