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发布,高参考性!

双碳 碳中和 碳达峰
2022年10月9日

日前,全球性倡议组织“携手可持续发展”(Together for Sustainability,TfS)发布了《化工行业产品碳足迹指南》

《化工行业产品碳足迹指南》是针对化工行业的规范性碳足迹核算指南,包括巴斯夫在内的37家全球领先化工企业就该指南达成一致,对于其他使用化学材料的行业都有适用性。

《化工行业产品碳足迹指南》背景

在化工行业温室气体排放中,大约77%的排放来自于“范围三”价值链排放,尤其是从上游购买原材料。由于化学品生产的复杂性,涉及数千种工艺、产品和特定技术,因此,在化工行业中计算“范围三”的排放量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意识到控制“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对于化工行业的减碳目标至关重要。早在2020年12月,TfS就宣布将“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纳入供应商评估体系,并于2021年启动了“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计划,开始制定用于计算化学材料“范围三”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PCF)的行业指南以及数据收集和共享方法。

《化工行业产品碳足迹指南》内容

该《化工行业产品碳足迹指南》遵循ISO 14040、ISO 14067、GHG Protocol等国际碳核算相关指南。

本次优先发布了针对从上游购买原材料的“第五章 供应商的产品碳足迹计算规范”,主要内容包括目标和范围、计算规则、核算与报告,具体如下:

 设定了系统边界为“摇篮到大门”,包括提取、制造和运输的所有过程,直到产品离开工厂大门,不包括产品使用和报废产生的下游排放;

 设定了功能单位为产品数量,对于化学品其申报单位定义为1公斤产品。

 设定了产品碳足迹计算规则,包括计算步骤、数据类型和来源、活动数据要求、排放因子要求及其来源、数据质量等。

 设定了对产品碳足迹计算的核查要点,以及需要报告的内容。

最后,该指南为识别、跟踪和减少“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最佳的产品级排放透明度,以保证核算流程和数据质量。

《化工行业产品碳足迹指南》意义

《指南》对于化工企业:

 明确“范围三”第一类排放(从上游购买产品/服务)的碳足迹指南

❷ 了解评估化学品供应链中“范围三”排放所需收集的数据和信息

 更好地识别温室气体减排机会

❹ 在客户、投资者和主要利益相关者中建立良好的信誉

《指南》可以帮助供应商:

 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计算产品碳足迹

 确定化学品碳足迹的计算标准和说明

 了解如何向客户提供所要求的产品碳足迹

 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及整个价值链的绩效

《指南》明确下阶段计划:

2022年11月:将发布《指南》的剩余章节,包括“第二章 关于指南”、“第三章 报告原则”和“第四章 企业层面的‘范围 3.1’计算指南”。

2023年下半年:将推出IT共享解决方案。

关于全球性倡议组织“携手可持续发展”

TfS是由一项化工企业采购驱动的行业领先倡议,以联合国全球契约和责任关怀®原则为基础,旨在评估、审计和改进其全球供应链中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TfS是欧洲化学工业委员会(CEFIC)、德国化学工业协会(VCI)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CPCIF)的重要合作伙伴,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在亚洲、北美和南美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全球性组织。

内容引用及新闻来源:TfS官网

相关阅读:

全面电动化时代,中国电池产品如何开展“碳足迹”核算?

什么是企业碳核算?企业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核算标准?

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7个工业领域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正式颁布

▼▼

关注“碳索新未来”

获取全球“双碳”新资讯

碳索新未来

我们的服务:

绿色双碳一站式服务

企业/组织碳核算及碳中和
碳资产管理/CCER开发与管理
产品碳足迹核算/碳标签申请
活动/会议碳中和
低碳/零碳管理解决方案
低碳领域人员培训与能力建设
关注 “碳索新未来”
专注解析“双碳”专业知识,提供“双碳”前沿观点,研究低碳/零碳解决方案,助您实现碳目标!
想了解更多法规相关,请联系我们
电话:0571-87007555
邮箱:customer@reach24h.com
相关新闻
工信部最新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
全面电动化时代,中国电池产品如何开展“碳足迹”核算?
这些碳足迹评价报告或将不合格!生态环境部发文规范产品核算过程
中国的碳足迹时代已经到来!五部委最新发布: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如何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浙江省发布重要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国家标准《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自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CBAM辟谣|需计算产品碳足迹/环境足迹?每季度都要计算嵌入碳排放吗?
中国化工企业如何进行碳核算?企业碳核算流程详解大全
产品碳足迹之碳标签——让市场和消费者了解「产品碳排放表现」的重要途径
《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建设方案》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