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碳足迹之碳标签——让市场和消费者了解「产品碳排放表现」的重要途径

双碳 碳中和 碳达峰 产品碳足迹/碳标签
2023年5月16日

此前,伊利推出了碳中和系列产品,并通过举办发布会等活动拓展消费者对于伊利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努力和尝试的认知,进一步提升了伊利在市场上的低碳影响力的同时,还增强了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感。除了上述方式,企业还有其他途径让消费者更了解自身产品的碳排放表现吗?

答案是“有的”。企业在开展产品碳足迹评价后(可点击详细了解),可认证低碳产品或申请产品碳标签,向消费者披露产品的碳排放表现,以抢占低碳消费市场。

其中,关于低碳产品认证在往期“什么是低碳产品”中已为大家详细介绍,本篇我们将重点剖析“产品碳标签’。

什么是产品碳标签

产品碳标签(Product Carbon Label):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或全生命周期的某个/某些关键阶段)的温室气体进行量化及评估,并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例如碳排放量、碳中和状态等。

按照碳标签的内容可将标签分为:

碳足迹标签:公布产品碳足迹,让消费者直观了解该产品的碳排放量并可与同类产品进行横向对比;

碳减排标签:表明产品的碳排放量低于某个既定目标,向消费者传达产品的低碳属性;

碳中和标签:标识产品碳足迹已通过碳中和的方式被完全抵消。

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需求选择以上三类不同碳标签。

为何要应用产品碳标签

☑ 倡导绿色理念,引导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

☑ 推动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加快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

☑ 有助于企业优化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在供应链采购中获得领先优势;

☑ 对接国际碳标签要求,打破绿色贸易壁垒;

☑ 展示企业在减碳方面的决心与行动力,展示企业整体社会责任形象。

产品碳标签发展趋势

国际产品碳标签现状

目前,全球已有14个国家/地区建立并实施了20多种不同的碳标签认证制度,涵盖多个行业,包括能源化工、电子电器、食品、化妆品等。

下表罗列了目前国际上已成熟并应用较广泛的几类碳标签:

国际上已成熟并应用较广泛的几类碳标签

(图片来自:https://app.sist.org.cn/label/Chinese/List?LabelType=3)

我国产品碳标签推广

自2020年我国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发文提出建立产品碳标签评价制度、试点等要求。

例如发改委三部门发布的《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方案》中提出“在完善产品碳核算基础上,探索建立碳标签制度体系,引导消费者选择低排放产品和服务,倒逼全产业链减排”;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十四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规划》提出“健全森林认证等生态系统碳汇认证制度,规范开展碳足迹、碳标签等认证服务”。

目前国家层面虽尚未建立统一的碳标签制度,但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及国家引导的背景下,上海、广州、浙江、山东等省市以及相关协会已经在积极开展碳标签推广和试点工作,逐步建立碳标签制度。部分列举如下:

●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建立了碳标签评价制度,包括评价通则、产品评价细则等标准,以及碳标签评价机构审核制度,通过严格审核,授予国内专业机构以“碳标签授权评价机构”资质。

目前液晶电视、有机山茶油、电池级碳酸锂电等多个领域的产品已通过评价机构获得了协会授予的“产品碳标签评价证书”。

● 广东省试点:探索建立碳标签制度、鼓励购买碳标签产品、推动粤港产品碳标签互认机制。

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获得了首批广东碳标签证书。

● 浙江省试点:浙江省发文明确构建碳标签标准体系,鼓励推广应用碳标签,在湖州率先开展碳标签试点。

● 其他地区,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等也都作为建设地区,相继开展并规范碳标签相关认证。

如何获得产品碳标签

杭州瑞欧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碳标签授权评价机构”,可为企业提供专业碳标签评价及申请认证工作,具体如下:

产品碳足迹评价:

核算企业产品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并出具产品碳足迹评价报告;

产品碳标签资料审查:

核算企业产品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并出具产品碳足迹评价报告;

产品碳标签获取:

协助企业获取相关机构的产品碳标签或证书。

✅ 从国际碳标签发展现状及我国政策导向来看,为引导绿色低碳消费,我国或将建立统一的碳标签制度,并鼓励支持企业申请产品碳标签;未来产品碳标签将成为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途径,是消费者选择绿色低碳产品的重要标准。

相关阅读:

供应商被要求提供的“产品碳足迹“是什么?具体怎么做?(附评价标准及流程详解)

热点专题:石化化工行业减排路径与经典案例分析

29家企业上榜!企业碳中和,从为什么和怎么做开始(附国内外标准及步骤详解)

▼▼

关注“碳索新未来”

获取全球“双碳”新资讯

碳索新未来

关注 “碳索新未来”
专注解析“双碳”专业知识,提供“双碳”前沿观点,研究低碳/零碳解决方案,助您实现碳目标!
想了解更多法规相关,请联系我们
电话:0571-87007555
邮箱:customer@reach24h.com
相关新闻
CBAM辟谣|需计算产品碳足迹/环境足迹?每季度都要计算嵌入碳排放吗?
中国的碳足迹时代已经到来!五部委最新发布: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上海市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的行动方案来啦
化工行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发布,高参考性!
两会“双碳”提案更新:推进“双碳”政策建设,完善碳交易市场,加强产品碳足迹评价与管理等
生态环境部十问答:全国碳市场、CCER、碳足迹、气候投资、COP27
全国碳市场百问百答,官方解答碳排放602问
划重点!巴斯夫产品碳足迹计算方法详解(二):清单分析
巴斯夫产品碳足迹计算方法详解(一):目标与范围定义
浙江又一城市大力补贴产品碳足迹等绿色认证,重金鼓励企业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