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供应链面临地缘政治、法规收紧和商业模式重塑的多重挑战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核心议题。
继上一篇《EcoVadis最新报告: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评级激增167%,亚太地区逆袭领跑》对EcoVadis 2025指数的宏观趋势进行解读后,本篇我们将深入剖析其评估框架中的两大核心支柱——环境与劳工和人权,为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合规洞察与行动指南。
环境:亚太区进步显著,但整体报告能力亟待加强
环境主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核心,2024年全球平均分达到55.1分,自2020年以来实现了6.9分的显著增长,是四大主题中五年来增幅最大的主题。
区域亮点与行业表现
亚太地区成为2024年环境主题进步最快的区域,平均分增加了3分,排名跃升至第二位,仅次于欧洲。这一进步主要由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越南等地的企业推动。
欧洲企业依旧是标杆,近三分之二的企业达到了“先进”的环境绩效水平。其中,瑞典和芬兰超过50%的企业获得了“先进”评级。
北美、非洲、中东及拉美地区在环境报告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近半数公司的环境报告几乎为空白。
不同行业的表现差异显著。重工业(59.0分)和食品饮料行业(58.6分)在环境管理方面表现领先。而ICT行业(52.0分)则挑战较大,有35%的企业仍处于中高风险区间。
瑞欧建议:环境最佳实践
根据图表所揭示的趋势与差距,我们为正在或计划参与EcoVadis评级的企业提供以下建议:
将评级视为持续改进的工具,而非一次性任务
数据显示,无论是哪项最佳实践,经历过多次评级的企业采纳率都远高于首次参与者。这表明,持续的评估和反馈循环是推动企业实施更具体、更深入改善措施的有效动力。企业可将每次评级后的改进建议视为下一年度的行动路线图。
从基础和非资本密集型措施入手
对于资源有限的中小型企业而言,“技术/设备升级”可能门槛较高。建议可以从“能源/碳审计”和“能源/气候行动培训”开始。员工培训能提升全员的节能减碳意识,而一次审计则能清晰地揭示出最具成本效益的改进点,为未来的投资提供数据支持。
大型企业应发挥引领作用
虽然大型企业在各项措施的采纳率上全面领先,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仍有约三分之一的大型企业未采用可再生能源。大型企业应利用其资源优势,不仅要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更要将这些最佳实践的要求和经验传递给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共同提升整个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制定明确的减碳行动路线图
这四项措施本身就构成了一个逻辑清晰的行动框架,企业可以:
诊断:从能源/碳审计开始,全面了解自身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赋能:通过员工培训,建立自下而上的节能文化。
行动:根据审计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设备升级。
转型:积极采购或生产可再生能源,从源头减少碳足迹。
劳工与人权:全球均分最高,但“现代奴役”风险成管理盲区
劳工与人权是四大主题中全球平均分最高的领域,达到56.3分。这反映出企业在保障员工健康安全、改善工作条件等方面的普遍重视。
区域表现
欧洲以60.5分的平均分遥遥领先,仅8%的企业还处于中等风险范围。法国表现尤为突出,95%的公司已建立了基础的管理体系。北美稳居第二,与欧洲有约6分的差距。
亚太地区是进步最大的追赶者,年度平均分增加了3分,高风险企业比例从2020年的53%降至2024年的35%。
金融、法律与咨询行业(60.7分)在此主题上表现最佳。而先进制造业和运输业则被视为风险最高的行业之一,分别有21%和近20%的企业处于中高风险范围。
瑞欧建议:劳工与人权最佳实践
上图揭示了企业在劳工与人权领域的管理重点和普遍盲点。对此,我们为企业提出以下建议:
巩固基础,并紧急填补高风险空白
数据显示,虽然过半数企业(57%)进行了健康与安全风险评估,但在更严重的“现代奴役”问题上存在巨大差距。特别是针对童工和强迫劳动的申诉机制和意识培训,其极低的采纳率是全球供应链的重大合规风险。随着全球对人权尽职调查的法规日趋严格,企业必须优先建立和实施这些机制,以规避法律和声誉风险。
将申诉机制视为核心的风险预警系统
申诉机制不应被看作是可有可无的政策。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吹哨人”制度和风险预警系统。一个有效的申诉渠道能让企业在问题升级为重大丑闻、法律纠纷或供应链中断之前,在内部发现并解决问题。对于所有规模的企业而言,这都是一项高影响力、低成本的关键投资。
中小企业应优先建立核心风险防范机制
中小型企业在各项实践的采纳率上都显著落后。考虑到资源限制,建议中小企业优先建立核心的风险防范措施。相较于大规模培训,建立一个清晰、保密且易于访问的申诉渠道,是保护员工权益、满足客户期望并管理自身风险的最有效步骤之一。
超越基本合规,投资于多元与包容文化
“多样性、歧视和骚扰”的培训采纳率(29%)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这已不仅仅是合规要求,更是构建健康企业文化、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企业应投资于相关培训,营造一个包容和尊重的工作环境,这对于提升团队创新力和凝聚力至关重要。
总体来看,企业在“环境”和“劳工与人权”两大基础主题上已取得稳步进展,但普遍存在从政策到行动的“最后一公里”挑战,尤其是在人权尽职调查等新兴风险领域。
在下篇中,瑞欧科技将继续剖析“商业道德”与“可持续采购”两大主题,揭示企业在价值链管理中面临的更深层次挑战,欢迎持续关注!
相关阅读:
EcoVadis最新报告: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评级激增167%,亚太地区逆袭领跑
EcoVadis评级揭秘:公司的规模与行业,是如何影响评估细节的?